眉山将东坡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
2017-12-04 11:34:43

11月23日-24日,“以传承东坡文化,提升教育品质”为主题的第四届全国东坡百校论坛在眉山东坡中学举行,教育研究人员、苏学研究人员、文化名人及来自全国十三省市的72所东坡学校校长、眉山市中小学近400名校长等人聚在一起,讨论“东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”“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整合”等议题。其中,眉山把东坡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实践引起高度共鸣。

学东坡,眉山教育先行,将东坡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的方方面面,通过“润物细无声”的心灵滋养,实现文化立人、以文化人、文化育人,在全国正树立起一面传承传统文化的“眉山品牌”。

融入教学东坡校本文化鲜明

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……”每天临近下午上课时分,东坡小学每个班级的同学都会齐声诵读苏东坡的传世佳作。

今年上半年,东坡小学推出《像东坡一样》校本教材。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,编写了6本《东坡诗词诵写画》。无论语文、美术还是书法等课程,学生都可以诵读、抄写,并根据诗意、词意进行绘画创作。每周都有一节课专门学习苏东坡。

“传承东坡文化,首先就是融入教学,有计划有安排地学东坡诗词。”眉山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廖仁军介绍,眉山城区多所中小学都结合三苏文化编印了校本教材。

东坡中学编印校本教材《魅力东坡》,分为“我的东坡,我的故乡”“少时勤学早,为官坎坷多”“旷达的仕子,多情的诗人”等六单元,共20章。

校长何卫东说,“每一章节既凸显东坡特色,又紧扣中学生认知能力,在每课后面都附有相应的练习题,帮助学生思考、梳理相关知识。”

苏祠初中学校开发校本教材《苏祠邻里》,还把书中“东坡故里”“东坡足迹”“东坡文学”“东坡书画”四个部分直接纳入学校教学计划,由语文、历史、美术、政治四个学科的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开展教学。

融入环境书香校园文化浓厚

“我要唱支歌,唱给苏东坡,最爱松竹梅,胸襟比海阔……”11月23日,第八届(眉山)东坡文化节暨首届四川音乐周开幕式上,眉山市小学生代表演唱的《我爱苏东坡》是压轴节目,清脆高昂的歌声让全场几千名观众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。

为了让东坡文化融入学校环境,眉山通过各种硬条件营造浓厚的文化软环境。

《我爱苏东坡》是东坡区东坡小学的校歌,该校人人会唱。该校校训是“像东坡一样”。校长熊玉平说,希望东坡小学的学生都像东坡一样做人、做事、做学问。

在东坡小学校园里,20首苏轼诗词用不同字体刻在地砖上,装点着东坡小学的“诗书大道”;教学楼的阶梯上,有“雪泥鸿爪”“胸有成竹”等成语,都来自苏轼的诗文;十多个图书角,根据苏轼的游历分别被命名为“杭州”“徐州”等。“不知不觉就学了好多关于苏东坡的知识。”该校六年级学生刘子涵说。

而苏轼初中的教学楼,则以三苏父子命名,分别为老泉楼、东坡楼、颖滨楼,学生公寓根据苏轼的诗词,取名为御风楼、清影楼等。

“我们以‘校园文化十佳学校’评选活动为契机,在校园文化体系中,有机融入东坡文化元素,做到‘栏有东坡名句、墙有东坡理念、网有东坡故事’,营造浓郁的东坡校园文化氛围。”眉山市教育体育局办公室主任王水东表示。

融入实践创新东坡文化传承

“雨洗东坡月色清,市人行尽野人行;莫嫌荦确坡头路,自爱铿然曳杖声……”上午10点,是东坡小学课间操的时间,3300多名学生身穿绿白相间的校服,伴着音乐一边有节奏地朗诵苏东坡的诗词,一边做起“东坡诗词操”。

抬手、扭胯、脚步交叉……学生一会儿双手举在胸前,化身手捧“诗书”的古典小诗人;一会儿又扭动身躯,成了跳起拉丁、爵士的时尚小达人。

廖仁军认为,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,并不是“硬性植入”,而更需要“润物细无声”的心灵滋养。

每年春秋季,眉山城区多所中小学都要举行学东坡的游学活动,走访与东坡相关的景点,比如苏轼公园、三苏祠、东坡竹园等。

在眉山的中小学校,师生利用班会、团队会、校会等举办有关读书、知识竞赛、图片歌曲欣赏、戏剧演出等活动,营造人人参与东坡文化活动氛围。截至目前已组织10余万师生参与东坡诗词经典诵读,收集相关学生主题征文、优秀作品、优秀节目5万余份,让广大师生体味东坡文化无穷魅力。

通过将东坡文化融入学校课程系统、理念系统、视觉系统等,学校教育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。眉山先后涌现出“中国好人”眉山乡村教师伍万银、优秀党员教师马俊成,全国“最美中学生”美德少年李东俊等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学生。

来源:四川日报